体教联盟

体教联盟APP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动员 > 详情

被催熟的体育生已经“伤不起”了:抢跑的恶果,或在高考前浮现
来源:体教联盟2024-02-22

1706686154937665.jpg

本世纪初有权威机构做过一项统计,国内大部分清北的学生,他们的来源高中有非常明显的集中度。但这些学生的初中集中度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他们的小学,已经没什么规律了。

这其中还有很多清北的学生出身于不知名的乡镇小学...
而这还不只是一座城市内学校之间的差异,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能力,论家庭教育乡村小学的学生更是完败。

然而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并不妨碍他们最后一起走进了清北。

微信图片_20240222181742.jpg

这点套用在大部分体育生身上也同样适用,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是“小土豆”,身体机能和肌肉发育迟缓,但这并不代表孩子没有在未来取得巨大进步的潜力,就像林书豪高一还只有不到170cm的身高,但最后却在NBA留下了一段佳话...

现实生活中,有大量青少年在16、17岁才开始“窜个子”的案例。可是在超前教育泛滥的中国,无论是在哪条赛道上,习惯焦虑的家长们都热衷于在低年龄段就开始催熟,即便是体育教育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双减”和中考体育政策等各类升学竞赛的刺激下,体育培训也成为了早年“鸡娃”家长们争相涌入的新赛道,如今的孩子不仅被要求文化成绩突出,还得多才多艺。


超前体育教育的风险
有可能输的更惨
由于现在很多父母都是从那个“体育老师生病了”的年代走过来的,所以对体育教育的认知普遍比较浅薄,容易把学科类“超前教育”的观念直接代入进来。

在这场体育“鸡娃”的战争中,不少家长们深信只要起步够早,跑得够快,就能让孩子取得胜利,却常常忽略了用短跑的战术,指挥马拉松的比赛,注定输多赢少。

早在50年前,德国组织过一个大型追踪研究:挑选50个以体育游戏为重心的小学,还有50个以中长跑专项训练为重心的幼儿园作为对比样本。结果发现——

5-10岁期间,提前进行专项训练的孩子有明显优势。超前抢跑确实为他们带来了体育成绩上的领先。


但提前训练的优势仅仅保持了几年,当来到15-18岁期间,这两组孩子的竞技水平,已经看不出区别。

超前训练的孩子优势只能维持在4年级,之后就开始直线下滑,甚至连心智和社交能力最后都远不如同龄的孩子。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体育教育过早催熟后的伤病问题,在NCAA经历本世纪初的商业改革之后,美国父母也争先恐后送孩子去练体育,将孩子培养成体育生。

可很快,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医生就通过研究发现,波士顿地区青少年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2004年约有500例,到2010年已经到了2500多例,增长了400%--这就是孩子过早进行高强度专业化训练的影响。

而这些伤痛,其实也会影响孩子后续的运动生涯,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容易受伤。

微信图片_20240222181925.jpg

换句话说,那些训练起步较早的孩子,他们也许会在中考体育中轻松拿到满分。但如果在高中阶段仍然选择走体育这条路,那在这三年中的受伤风险比常人都要高,而许多身体发育较晚的孩子则很有可能在这一阶段迎头赶上,而在体育高考中,那些从小被“催熟”的体育生更可能会吃大亏。

试问一下,3岁的孩子练6岁的东西,6岁的孩子练15岁的东西,孩子的身体承受得了吗?不要等到高考出大问题了才追悔莫及!

为了取得先机而抢跑,后继无力却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落后更多。


体育分数是一时的

兴趣培养惠及一生

实际上,3-6岁的孩子尚处于骨骼快速生长时期,肌肉也比成年人要柔软很多,体育训练应该是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而且主要是以提升心肺功能为主。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就开始从事以足球、篮球等有身体对抗的专项训练,甚至可能会对身体发育起到负作用。

德国制定的《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和小学三年级以前都不准进行专业类知识和文体培训。因为他们深信,孩子身体的任何部位提前被过度开发都不是好事情。

2016年,一项对美国大学一级运动员的研究还发现,很多很有竞争力的运动员直到高中才开始将运动项目限制下来。大多数一级运动员在高中阶段都没有被归类为高度专业化的运动员。

不仅如此,体育本身就是一门锻炼青少年心智和抗挫折能力的重要学科,如果过早的让孩子在内卷和焦虑中进行索然无味的大剂量专项训练,反倒是会造成兴趣和信心的丧失,这显然是有悖教育初衷的。
微信图片_20240222182005.jpg

谷爱凌妈妈在采访中就表示,自己的女儿小时候尝试过足球、篮球、橄榄球等多项运动,最终是她自己选择了滑雪,作为母亲并没有对此做过任何干预。

许多世界顶尖大学的教练也希望运动员能具备多样化的技能和经验。康奈尔大学的足球主教练阿切尔说,他们看重有不同运动经验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从小接触过不同类型的团队和教练风格,视野更广阔,也更容易融入新团队。

通过体育从小来塑造孩子身心,其实就像是盖房子,哪怕当别人已经开始盖房子(追求分数)的时候,真正聪明的还在往下挖地基(培养兴趣爱好)。
微信图片_20240125182344.jpg

即便看起来早期比别人进度慢,但一栋房子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不是看砌墙的速度,而是看地基的深度和广度。

孩子最终能否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优秀体育人才,正是来自于这些隐藏在地下的基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