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联盟

体教联盟APP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练员 > 详情

“三个转型大家谈”| 专访中国冰球协会训练总监、冰球国际裁判王晓亮
来源: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2018-10-19

1.jpg

当前,北京体育大学全面推进学校从传统经验型体育大学向现代科技型体育大学转型,从以夏季项目为主的体育大学向夏季冬季项目全面发展的体育大学转型,从本土化体育大学向国际化体育大学转型(以下简称“三个转型”)。这是北体大继承优良传统、积极改革创新,主动适应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和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更好的宣传推进此项工作,近期我们推出“三个转型大家谈”栏目,邀请校内外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扎根训练竞赛一线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代表等,就做好“三个转型”献良策、出实招,共商创新转型大计,共谱改革发展新篇。
今天我们请中国冰球协会训练总监、中国冰球运动学院教师、冰球项目国际级裁判王晓亮,谈一谈他眼中的“三个转型”。

“三个转型是我们走向一流体育大学必须要走的关键一步,是我们这代北体人必须要完成好的历史任务。”

关于从以夏季项目为主向夏季冬季项目全面发展转型,据我们了解,当前世界一流的体育类院校都是冬夏两个项目领域兼备,二者不可偏废。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北体大一直以来就有很多老师建言献策,努力推动学校在冬夏两个项目领域全面均衡发展,学校建校初期也曾举办过冰球、滑冰等冰雪项目,并在当时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今天学校提出向冬夏项目全面转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回归初心,重整出发。

关于从传统经验型体育大学向现代科技型体育大学转型,我们知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层出不穷。就拿体育领域来说,从竞赛大数据分析到战术模型制定,从新工程技术在体育器材装备的开发使用,到人体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在运动员训练备战中的运用,哪一样都离不开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未来的体育竞争,其实也是科技的竞争,传统的经验型、本土化办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走科技转型的路,就不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改革创新,学校的发展就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

关于从本土化体育大学向国际化体育大学转型,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是跨文化交流的时代。体育是运动,更是文化。1978年中国人第一次从黑白电视机里看到了世界杯,今天我们可以用手机轻松地收看各类体育赛事的直播,可以在互联网上非常便捷的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展体育交流。中国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体育的舞台也同样离不开中国,我们这一代北体人就是要树立这种自信,把北体大和中国体育的声音传播出去、弘扬开来,把世界各国优秀的技术、经验、人才引进来,转化为能够为我们所掌握运用的强大发展动力。我想,这是学校提出国际化转型的重要意义所在。

面向学校”三个转型”改革,您结合自身经历有哪些建议?

一是人才。某种程度上说,冰雪运动可能是我国体育的短板,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之处。要解决这些问题,核心是人才,是高质量的人才。以冰球为例,近年来我们通过跨界跨项、定向选拔、青训人才梯队建设等,发掘了一批优秀人才,有一些好的苗子很有发展前景。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将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多的工作。

二是科技。冰球项目的“科技感”很足,从器材装备到技战术运用等都离不开高科技支撑。例如,冰球国家队引入了国际冰球先进国家开发的数据测试技术,给每个运动员进行数据化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与个人成绩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同时还运用现代VR技术,供教练员、运动员实时掌握比赛实况,及时获取第一手数据,然后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技术人员修正改进训练工作,这是体育项目中鲜活的例子,对我们的触动和帮助都很大。学校综合改革设立了体育工程学院,对我们就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中国体育终于有了自己的专业体育工程科技力量支撑。当然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有了这关键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学校明确提出‘三个转型’,既是积极对标对表备战2020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国家战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也是对办学定位的再校准、再动员和再部署,我作为一名奋战在冰球运动一线的专业教师,支持转型改革责无旁贷。”

王晓亮

中国冰球协会训练总监

中国冰球运动学院教师

中国轮滑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冰上运动协会副秘书长

北京冰球协会裁判委员会委员

中国单排轮滑球国家队教练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轮滑团队指导教师

曾从事18年专业冰球训练,效力中国国家队7年,多次参加世界锦标赛、亚洲锦标赛和亚洲运动会。2008年从教至今培养了22名轮滑健将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30余人。(来源:北京体育大学)